福音分享

人際關係中的「毒素」

「人際關係」是指一種非因利害、從屬、血緣等任何因素,在人與人之間所建立起的關係。人際關係定義是互相認知、合作或競爭、領導或服從等關係。某一時段與某人經常保持的社會接觸;互相交往思想、感情、行為表現,而產生的互動關係。更廣義的人際關係包含文化制度模式與過程方面的社會關係。

更多內容 »

跟憂鬱分手吧!三招迎來喜樂人生

當憂鬱情緒來臨時,你是否很想擺脫這黑暗的一切,如同這首西洋歌曲的歌詞:「We are never 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我們永遠不要再復合了)」,從跟憂鬱道別,不再相見!澳洲臨床心理學家羅比‧松德博士(Robi Sonderegger)用聖經和科學角度雙管齊下,帶大家找出脫離憂鬱、重獲喜樂的訣竅。

更多內容 »

基督徒應該看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麼?

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醫生都沒錯。但是,從事心理健康的專業人士來自不同的信仰和背景。即使基督徒的心理學家和精神醫生也不可能給出完美的答案,或者他們在聖經的某個方面有欠缺。謹記神的話語是所有病症的第一答案。穿上真理的軍裝是辨別什麼有益什麼是誤導的根本( 以弗所書6:11-17;哥林多前書2:15-16)。每個信徒都有責任為自己的個人成長和識別能力而學習聖經。聖靈會用神的話讓我們轉變為基督的樣式,那是所有基督徒的最終目標(以弗所書5:1-2;歌羅西書3:3)。

更多內容 »

壓力與能力

不少人聽說信耶穌有平安,有喜樂,有主的同在;所以他們以為既信了耶穌就不會受挫折,遭苦難,人生就會一帆風順,沒有壓力了!但以上的經文,是一位最虔誠信靠主耶穌的使徒保羅說的。他除了遭遇許多逼迫,苦難之外,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他身上。他不但在肉身和精神都飽受許多壓力,還多次面對幾乎死亡的危險。雖然如此,他仍然勇往直前,他所受的壓力,使他成為最有能力的傳道人,歷史上的偉人。現代人常以為自己壓力太重,生活得不快樂,情緒低落,意志消沉。請看,基督福音的大能,怎樣使使徒保羅在極大壓力下,變成大有能力的人。

更多內容 »

禁忌話題:美國牧者避談精神疾病

據統計,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美國民眾受到精神疾病所苦,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在心情沮喪時,盼望可以在教會尋求協助。然而,根據生命道路研究中心最新釋出的研究報告,主日似乎能夠給他們的幫助並不多。

更多內容 »

神未曾應許,基督徒不得精神病

督徒得憂鬱症,並沒什麼可笑。 基督徒得精神病,也不表示全能的上帝抓不住祂的小羊。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人生的路途,花香長漫。 神未曾應許,常晴無雨,常樂無痛苦,長安無虞。 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做工得息, 試煉得恩勗,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死的愛。
(詩歌:神未應許)

更多內容 »

憤怒的面具

如果生活中遭遇挫折,什麼感受最能反應出挫折呢?失望、沮喪還是生氣?有個小女孩因為是獨生女,每回來我常用餐的店裡找老闆的孩子玩,但是店裡有時忙碌,當大人佔了這小女孩剛坐的位置,或是老闆孩子說:妳跟我玩這個,我不要玩妳的這個遊戲時,小女孩就會低頭、抱胸、瞪眼,最後生氣地跺腳走開。

更多內容 »

當聖經遇上心理學

當了十餘年基督徒,發覺不少信徒都有情緒上的困擾,無論是因自身生活的遭遇,還是教內的問題,輔導信徒似乎是教會不可忽略的工作。關於對心理學的看法,教內人士有不同的取態,有的極力反對心理學,認為回歸聖經才是王道;有的重視心理學在教會的應用,希望藉此幫助有需要的信徒。無論持何種態度,心理學與基督信仰必然有一番對話。此文旨在作一些回顧,從心理學的歷史,到一些基督徒對心理學的辯論,以及檢視信仰與心理學之間的可能關係。

更多內容 »

基督教信仰與憂鬱症

《哥林多前書》十章13節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神給我們「開一條出路」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的天父會用什麼方式引領自己的孩子呢?

更多內容 »

開懷面對自我傷害議題

「路徑雖然高低不平,我必去尋;曠野雖遠,我必去尋。」耶穌既然已經為我們千里迢迢來到這世間犧牲奉獻,我們難道不願意努力的走出去拯救失喪的靈魂,開始為這塊福音輔導、心靈關懷的園地裝備自己?

更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