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科技業名人張XX與社會運動青年林XX的自殺身亡,再次引起社會熱烈的討論自殺相關議題,有人直指自殺者就是憂鬱症導致,有人說自殺者因承受重大壓力,導致任何突發事件皆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稻草而自殺﹗但,自殺的原因難道僅是浮上檯面上的單一或二三個因素嗎?
一、憂鬱症如同冰山一角,提醒我們注意周遭人的心理健康
根據統計:雖然約有70-90%的自殺者在生前常有憂鬱症或其它精神疾病,然而,大部分的憂鬱症患者卻不會死於自殺!因此,憂鬱症如同冰山一角,提醒我們注意周遭親友的心理健康。其實,憂鬱症就像是『心』的感冒,輕微感冒施以正確的治療,會好得比較快!但注意營養、多喝水、多休息也會好!然而,不注意就可能會嚴重到得肺炎,甚至喪命。同樣地,輕微的憂鬱症狀如果不就醫,只要懂得抒壓、放鬆與化解壓力,也可痊癒!但當憂鬱症持續到最嚴重時,自殺的可能性就會明顯增加!因此,如同發燒一樣,要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心理狀態也應用『心情溫度計』定期測量,提醒自己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當有「心」的感冒時,切勿羞於就診或尋求協助!
二、自殺原因複雜,常非單一因素
自殺是重大健康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估計:自殺死亡為全球十大死因的第九名,且西元2020年時將會有逾百萬人死於自殺!故自殺防治是當代公共心理衛生的重要課題。自殺的成因常是錯綜複雜的,故無法以單一原因提供足夠的解釋。因其風險因子,包括: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物質濫用等),與症狀(如無助感以及衝動性…等),人格特質(如邊緣性人格、反社會人格),重大生理疾病或/及具有重大壓力(如經濟問題、感情/家庭、工作、或法律問題等)及其他因素,如自殺時使用致命的手段,未及送醫等。所以自殺的背後常心有千千結。浮上台面的原因常僅是表象,而非唯一的因素!
三、心理健康檢查
心理健康篩檢目的是在發現心理不健康或承受壓力源瀕臨精神疾病的個案,特別是憂鬱症的個案,提供其增強其抗壓性,與問題的解決能力,提升生活品質,進而降低精神疾病的發生、惡化及自殺的可能性!方法可採用兩階段篩檢法,第一階段運用具有信效度的問卷篩檢民眾,內容可包括:基本資料、生活的壓力源、可能罹患的精神疾病的症狀、睡眠品質及生活品質、以及人格特質等。當有問題時,則可以進入第二階段,由專業人員以一對一面談的方式,協助個案確定個人特質、問題或疾病,並給予面對壓力的因應以及增加問題解決能力的建議。
四、給自己一個機會—停、聽、看
當個人面對無助而想要自殺時,不妨暫時『停』止這種負面思考或動作,『聽』聽周遭人正向的聲音,或尋找專業人士的協助。並是想『看』看自殺的後果所帶給自己與家庭社會的衝擊,而給自己一個機會,究竟自殺的理由可能有千百種,但想要活下去的理由只要有一種即可。
五、人人皆可當自殺防治守門人—一問,二應,三轉介
面對周遭的親友有自殺的困擾時,人人皆可當自殺防治守門人,多點時間陪伴,發現有問題時,不妨多『問』一下,多些傾聽與同理,少給批評與責難。適時回『應』他的困擾,如果仍有疑問或無法處理時,可以『轉介』到精神心理專業人士或機構,尋找專業協助。
六、政府應該投入較多的資源來促進國人心理健康
在台灣,接受門診治療的各種精神疾病患者從2001年的1,666,958人到上升到2012年2,291,858人。因此,在台灣具有各種嚴重度不等的精神疾患並不在少數﹗而WHO(2012)估計未經治療的精神、神經和物質使用障礙者,精確計算花費,佔全球疾病總負擔的13%。站在預防醫學的角度,投入心理健康促進的花費遠少於治療精神疾病的費用。然而,政府對於投入國人的心理健康促進長期經費嚴重不足。例如:心口司的預算屬於心理健康的經費僅約五億元上下,平均每人僅22元左右,且真正屬於心理健康促進(促進健康與特殊防護)的經費可能不到每人10元,顯然不成比例,建議應該投入合適的人力與財力!
七、WHO對心理健康促進的建議
將心理健康評估納入更廣泛的衛生政策和策略,例如一般保健、非傳染性疾病、殘疾、孕產婦保健和愛滋病毒/愛滋病皆應該包括心理健康評估。
擴大以證據為基礎的精神衛生介入一般醫療服務措施。
藉由教育和雇用來改善與評估具有/或有風險的精神障礙者,並連結到給予他的社會福利服務機會。
引入支持就業方案,以及提供社會保障補助金。
建立精神衛生服務,住房和其他社會服務之間的緊密聯繫。
介入措施:針對兒童早年生活和家庭生活,同時注意育兒技巧和解決在家庭環境中的暴力和虐待,並通過以學校為基礎的心理健康促進計劃。
衛教介入措施:把重點放在減輕和影響壓力因素的工作場所。
積極建立高齡化的強大支持系統,也有助於防止孤獨和隔離。
實施自殺預防方案:包括在試圖自殺的風險限制訪問自殘的意義,並且提供足夠的照顧,和追蹤有自殺企圖危險性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