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診所

健康新殺手—心身症

台灣人有多心苦?十二年內因心身症就診人數暴增四倍,一年吞掉一.五億顆鎮靜安眠劑,連國中生、高中生都因為睡不著,背著書包去看精神科醫師。我們該如何面對?

綠草如茵,藍天白雲,這個佔地超過六十公頃的美麗校園,對助理教授林青青(化名)來說,卻像個披上天堂外衣的「煉獄」,讓她終日想逃。

晚上八點,林青青的辦公室還燈火通明。從歐洲拿到博士學位,到國立大學教書不過第二學期,她就像是學術象牙塔中最底層的「工蟻」,手上握有兩個研究計劃,另有計劃在國科會審查中,每天有開不完的會,還要找時間備課準備教材。

我想到吃飯就害怕!

但更令林青青憂慮的是學校採取專案一年一聘制,以研究產量進行評鑑,「連明年還有沒有工作都不知道,」短髮俐落的她,聲音輕柔但每句話都有千斤重。

「未來」就如鬼魅般,跟在後面驅趕她往前跑。一早五點多起床準備上工,她卻覺得自己像遊魂,乾澀的眼睛見到陽光就不由自主閉上,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我真的很焦慮,」林青青說。

焦慮,讓她一度懷疑自己產生幻覺,老是聽到手機響個不停,一拿起來卻毫無動靜。

更糟的是,肚子一拉三個月還停不了,「吃什麼就拉什麼,」她形容。最近連食慾都沒了,因為學術界常利用餐會討論、開會,「我想到吃飯就害怕。」

她覺得自己被困住了,每天都是逃也似地飛奔離開學校。  

這就像是一場「瘟疫」,在台灣正在快速擴散。根據「台灣華人身心貝思特協會」調查,和林青青一樣出現疑似廣泛性焦慮症的有五百四十萬人。佔二十歲以上人口的三一.七%,幾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

他們共同特質是具有三種以上症狀,包括浮躁或不耐煩、容易疲累、注意力不集中、情感易激躁、肌肉緊張,以及難以入睡或睡不安寧,且持續半年以上而有慢性化傾向。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在○九年調查,也發現承受「生活壓力大」、「缺乏溫暖的人際互動」之苦,甚至憂鬱到「曾有過結束生命念頭」的約兩百萬人。相較○六年曾有輕生念頭者一四二萬人,有逐漸攀升趨勢。

外表光鮮亮麗,內心焦慮、憂鬱,成為現代都會人最鮮明的影像。憑著屢敗屢戰精神出戰美國大聯盟,去年才以防禦率一.二七,改寫道奇隊一二七年來隊史紀錄的投手郭泓志,五月即傳出因為出現焦慮症而被列入傷兵。

連天后張惠妹以及素有國民歌王之稱的周華健,都坦承曾經飽受恐慌症和憂鬱症之苦。

「新興流行病」讓人連覺都睡不好

這股狂潮襲捲各行各業,人只能隨之起舞。衛生署的資料顯示,從一九九八年到二○○九年,因為心身症(根據台大醫院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廖士程指出,泛指焦慮、憂鬱以及與壓力相關之精神官能症)而到醫療院所求診的就醫率,從每十萬人有一千三百人暴增到五千三百人,足足成長四倍(見表1)。

在台灣掛著精神科、身心科名號的診所,愈開愈多,從二○○二年時全台五三家,到今年二月已暴增到一五九家,十年間呈現三級跳。

「隨著社會發展,市場愈來愈大,精神科也愈來愈紅,」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觀察,精神科的需求近年大幅增加。景氣不好時,因失業而陷入憂鬱的病患愈來愈多,躲過裁員的,一人被當三、四人用,也不好過。

景氣一旦好轉,每天忙得像陀螺,壓力大到喘不過氣,出現焦慮症者更是不斷上門。

「一開始多半是睡不著、睡不好,有的還拖了達一、兩年實在受不了才來,」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感嘆,以二十歲到五十歲的中壯年最多,連國中生、高中生都有。

出現睡眠障礙的年齡層往下降,鎮靜安眠藥更是愈用愈多。衛生署○八年公布統計,當年國人吞掉一.三億顆含佐沛眠的鎮靜安眠藥劑,去年持續增加到一.五億顆。

國內某知名大學研究所教授一次在餐會上,說起寫論文的四位研究生,都有失眠問題,他們聚在一起討論最熱烈的話題,竟然是吃什麼安眠藥,該吃一顆或半顆比較好。

顯然一夜好眠對現代人,已經愈來愈不可得。

長期承受焦慮或憂鬱的情緒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更已成為「新興流行病」。

從事精神醫療超過三十年,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暨社會醫學科教授李明濱指出,因為心身症而請假,已經是公司行號請假原因第二位,僅次於第一位的感冒。

以憂鬱症患者而言,有七成五會有不明原因疼痛,而焦慮症者則有三成會耳鳴。其他出現病症更是包羅萬象,從頭到腳包括頭痛、失眠、暈眩、心悸、胸悶、頻尿、經期不順、腸胃不適引發大腸激躁症、胃食道逆流等等(見一三二頁圖),都屬於心身症。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吳明賢就發現,不論是內視鏡、超音波或影像檢查都看不出結構異常,但卻感到不適的功能性腸胃障礙病患中,有高達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是因為焦慮、憂鬱而引發。

台灣人的身心不健康,已影響到國家整體競爭力。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甫公布的「世界競爭力排名」調查中,台灣雖然總排名從第八名晉升到第六名,但健康和環境(Health & Environment)部份在參與評比的五十九個國家中,卻排名第二十七名,比一向被認為高度競爭的香港(第二十四名)還落後。

IMD將健康納入評比,關鍵就在於不健康的勞工不但不能夠發揮潛力,還會造成生產力降低。不健康也會導致企業付出龐大的成本,因為勞工可能常常缺席並且效率低落,甚至出現失能現象,喪失原有工作能力。

一位企業主管皺著眉,數了又數,他手下幾位「好手」都是因為憂鬱症,再也無法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

若是企業負責人,損失更是不可計數。開設建築事務所的建築師何堂(化名)即因恐慌症,長達一年時間連家門都出不了。從沒有心臟病史的他,一開始出現突然胸悶、胸口抽痛以及心悸,救護車緊急送到急診後,醫師卻檢查不出病因。

一次、二次、三次,隨著發作時間愈來愈密集,眼看醫師「束手無策」,何堂愈來愈害怕有天會在外面發作,不但求助無門,連太太和小孩都見不到最後一面。

他索性連急診都不去,困守家中。「我真的很怕我死了,身邊連個人都沒有,」但死亡沒有來,他的生命已先陷入困頓,最後連家都待不了,必須住在醫院才安心。

過勞肥人數日益增加

焦慮、憂鬱不但是台灣人的健康殺手,也造成肥胖的人日益增加。台灣肥胖醫學會發現,壓力過大會造成人體內的血清素下降,一旦快速下降會讓人覺得焦慮而煩躁不安,而以本能性的吃來解決,以致年紀輕輕卻肥胖愈趨惡化。

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稱為「過勞肥」。肥胖造成血壓高、血糖高和三酸甘油脂高,隨著三高緊接來的就是心血管疾病。他曾看過一個年輕人,退伍後到知名電子廠工作,不過短短五年就當上經理,代價卻是胖了二十五公斤以及代謝症候群。

「往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大很多,只要日後急 性壓力一來就掛了,」蕭敦仁忍不住勸他。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經預估,到二○二○年威脅人類健康的首要殺手為心血管疾病,第二位即是憂鬱症。兩者看似不同,實際上卻息息相關。

到底是什麼造成心身症成為「流行病」?現代人壓力過大,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李明濱分析,焦慮症、憂鬱症的發生和體質、遺傳,以及個人特質都有關,但超過百分之七十都是來自職場或工作壓力、以及外在環境或媒體誇大報導,加重負擔而誘發。

「有這樣的病,自己很苦,但有苦沒人知,」看過上萬個病人的他說,他們的苦在於有這麼多生理症狀,卻檢查不出來,「這不是要他運動、放輕鬆就會好,」李明濱認為,他們需要的是專業醫師的協助。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和韓國、日本相同,心身症患者中只有二到三成的人會去看醫師,從內科、心臟科一直逛到腸胃科。而求醫者中僅三成找上精神科。

既然壓力已是現代人共同包袱,哪些人最容易因為壓力過大而誘發心身症?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嚴烽彰歸納出,追求完美主義、敏感以及急性子的人。

社會文化的影響也很大,「一直強調做任何事要戰戰兢兢、要認真,」他說,其實對身心影響很大,病人才會愈來愈多。

人際互動讓上班像打仗

其次是社會複雜,「無法感受到溫暖」也不斷在啃噬人心。心理諮商師吳浩平在臨床上,看到不少人因為人際關係,陷入焦慮、憂鬱而前往求助,「對他們來說,上班就跟打仗一樣,」他形容。

因為在工作環境中沒人支持,也沒有朋友,無法真實面對他人或和人親密互動,因而感到孤獨,更沒有安全感。

在新竹科學園區工作的王田傑(化名),每天生活在工作超過十二小時的高度緊張環境中,覺得自己快要成為「絕緣體」了,包括朋友、家人甚至是親密愛人。

公司表訂八點半上班,王田傑卻清晨六點就開車上路,緊緊握著方向盤,因為這是他近兩年來,唯一能感覺到「掌控」的時刻。由於擔任設備工程師必須時時戒備,搶時間維修以利機台運作,維持正常生產,他一天接個八十通電話是常事,摔個兩、三次手機更是稀鬆平常。

才三十歲的他,已經有血壓偏高現象,「其實工時長還OK,但主管經常情緒失控,暴跳如雷、破口大罵才令人受不了,」他說。

除了在無塵室維修之外,他唯一能落腳的是吸菸室。有人因為承受不住跑到這裡崩潰大哭,也有人被罵到不斷嘔吐,幾個大男人擠在一起吞雲吐霧,相對卻無言。

年薪一百萬的工作,附送失控的人生。過著天天睡五、六個小時的日子,連女朋友為他煮的「晚餐」,都會吃到睡著,讓王田傑週末幾乎都處於昏睡狀態。女友受不了,不斷追問,「為何這麼晚下班?為何是你留下來?」

新思惟:「人性面」比考績更重要

心苦,造成的身心疾病,顯然已成為現代社會最可怕的敵人。一位出版社負責人談到花費心血栽培的主管,到公司二十年,體重整整多了五十公斤,就像吹氣球。「明明知道他有問題,但他就是不去就醫求助,」語氣中夾雜著憂慮。

為了不讓問題惡化,已有愈來愈多企業開始引進「EAP員工協助方案」,照顧員工心理健康。它們委託專門協助企業員工的顧問公司或心理諮商診所,或是內置專業心理師,鼓勵職場員工前往諮詢或諮商,並適時給予心理輔導。

企業也要思考重新形塑企業文化。將人才當成重要「資本」,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助理教授洪瑞斌認為,不論是委託顧問公司或心理診所駐診,都是外來制度和系統,需要和企業文化相融合。      

關鍵在於落實對員工的關懷,改變企業的精神和文化,或是引入跟本來的文化相契合的措施。如擺脫責任制,對工時設限,寧願多用點人力,人才和企業才能同時走得長遠。

潘建志也提醒,企業文化必須要更重視人性面,而不是一味追求賺錢和考績。

學習與憂鬱症共事

但更關鍵的是,個人的態度也要尋求轉變。雖然隨著心身症就醫率不斷成長,顯示國人對心身症的態度愈來愈開放,也愈來愈願意尋求幫助。但研究顯示仍有七至八成已出現心身症的人,以為「自己可以解決」。

即使是專業醫療人員也是如此。一位醫師談到他的工作壓力大到從拉肚子到心悸、胸悶,眼睛因自體免疫出現肌肉發炎肥厚。最後聳聳肩說,我只能多正向思考,把一些事情看成挑戰,看成對社會的服務,「不然真的會壓得喘不過氣來,」他說。

但唯有對外發出求救訊號,才有可能出現轉機。曾經是一家上市建設公司董事長的林宏益(化名),因為經營不善及環境衝擊,一夕之間垮台,讓他陷入憂鬱谷底。

經過醫學治療,他不但重新再站起來,也學會「與憂鬱症共事」。

即使睡眠品質不好,晚上好不容易睡個一小時就醒來,白天一點小事就動怒,但他事後總會向員工致歉,「不要和我一般見識。」

一旦發現情緒起伏過大,他也會直接了當,「現在思路不好,不能做決定,」以避免做出重大的錯誤決策。「大家都能體諒,」一位跟了他多年的老臣說。

人人都是守門人

面對壓力時代,人人都可以充當「守門人」。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設計出「心情溫度計」(見一三五頁自我檢測2),但是守門人概念很重要。「因為有些心身症病人不一定會主動出來求助,」中心主任李明濱鼓勵,除要常自我測驗,還要觀察身邊的親朋好友或同事,做到「一問、二應、三轉介」。

給予主動關懷並傾聽、接納支持不責備、必要時陪伴並尋求醫療資源。

事實上,多鼓勵、關心別人,多聊聊天,對自己的精神健康也會有幫助。臨床心理諮詢師韓德彥常常告訴上門求助病患,你聊天聽對方的苦,自己的痛也能傳遞,彼此互相分擔,對精神健康有很大的緩衝作用。

不論對企業或政府而言,心身症將是繼續追求成長的最大挑戰。WHO統計,北美地區因壓力所付出的代價每年超過兩千億美元,英國、荷蘭等國每年因工作壓力造成的損失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一○%。

相對於美國就業者每年工時一千九百一十一小時,台灣卻是兩千零七十四小時,顯然須承受更高的身心成本。

高耗能的成長,換來高耗能的人民。但對個人和家庭而言,身心健康卻是無法替代的核心。

部份文章為網路上摘錄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馬上移除!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