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診所

當聖經遇上心理學

當了十餘年基督徒,發覺不少信徒都有情緒上的困擾,無論是因自身生活的遭遇,還是教內的問題,輔導信徒似乎是教會不可忽略的工作。關於對心理學的看法,教內人士有不同的取態,有的極力反對心理學,認為回歸聖經才是王道;有的重視心理學在教會的應用,希望藉此幫助有需要的信徒。無論持何種態度,心理學與基督信仰必然有一番對話。此文旨在作一些回顧,從心理學的歷史,到一些基督徒對心理學的辯論,以及檢視信仰與心理學之間的可能關係。
心理學的起源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Ebbinghaus)曾說:「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心理學一詞始現於十八世紀,其發展也不過是百年左右,是屬於近代較新穎的學科。但如果追溯古代,會發現古人早已對現今心理學的一些課題有所描述和探究,如公元前三世紀希臘的希波克拉底(Hipporcrates),他認為精神困苦(mental distress)是源自身體上某種機能的失調,且有其相應的治癒方法。雖然他的理論細節並不正確,但他把精神問題理解為一種疾病,無疑與近代心理學的洞見非常吻合。然而,主導整個中世紀的,仍是以「邪靈」或「魔鬼」為精神問題的主要解釋。
中世紀的女巫之槌
有關中世紀對精神問題的看法,不得不提《女巫之槌》(Malleus Maleficarum)。這是一本當時官方發佈有關女巫的指導手冊,由兩名德國修士和宗教裁判官於1487年出版。書中羅列了各種識別巫術、檢驗女巫和對女巫施行酷刑的方法。一些近代心理學所理解的精神症狀,如失智、幻覺、幻聽、夢遊等,在當時是被理解為女巫的特徵。中世紀教會的異端裁判所,以這本手冊捉拿並處決了數以百萬計的犯人[1],受害者大多數為女性,這段時期被後世稱為「獵巫時代」。直至1782年,最後一位女巫被處決,獵巫才真正劃上了句號,而這段時期也正值是啟蒙運動的興起。
「治療」的開始
其實在文藝復興時期,已開始質疑將精神問題歸咎於宗教原因,其中莎士比亞的一份作品《Macbeth》,就辯論夢遊症是否該轉介給醫生治療而非神職人員。到了1774年,《瘋人院法(The legge sui pazzi)》在意大利通過,是第一條保障精神病者的人道照顧的法例;1792年,「約克療養院」在英國設立,是第一間以人道方式(減少禁錮、提供正常用餐、農地工作等)對待精神病者的院舍;1801年,《Medico-Philosophical Treatise on Mental Alienation or Mania》出版,主張以人道方式治療精神病者,提出與當事人友善地談話和表達關心,相近於現今心理輔導所強調的同理心(empathy)。
直至19世紀末,現代的心理治療和診斷開始蓬勃發展,其中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創立精神分析學派,提出眾多時至今日仍影響巨大的概念,如潛意識(unconsciousness)、夢的分析(dream analysis)、心理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催眠治療(hypnosis)等等。後來由他的學說所延伸和反動的理論多不勝數,自此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派系可謂百花齊放,也奠定了臨床心理學發展的基礎。
現診斷精神疾病,臨床心理學家必會參考《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簡稱DSM)。這本手冊包含了不同心理疾病的分類和標準,指導心理學家較客觀地評估當事人的病情,例如焦慮症、抑鬱症、厭食症等。心理學界也不斷更新這本手冊的內容,由1952年第一版(DSM-I)至2013年最新第五版(DSM-V),一些以往被視為心理疾病或沒有被視為心理疾病的,隨著年日被增加或刪減,例如同性戀以前被視為疾病,但現已不是。
聖經輔導的反撲
當心理學正不斷冒起和普及時,基督教也不甘落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亞當斯(Jay E. Adams)推出一種完全基於聖經的輔導方式。他的主張是反對當時的心理學,認為它們過於世俗,而且違背聖經的教導。他指出「罪」才是導致行為問題的根源,而不是心理學所描述的各種因素(如原生家庭傷害、童年創傷等)。所以他強調回歸聖經,認為只要熟讀聖經的信徒或牧者皆可輔導別人,而不需經過專門訓練。這種輔導方式發展至今日是否已較為溫和,筆者仍需查探,但現時極力反對心理學而主張聖經輔導的基督徒也是普遍存在的。
反對心理學的基督徒
論港澳台的情況,張逸萍、林慈信等人就是反心理學的表表者。他們開設了中國第一個批判心理學的網頁,撰寫大量文章和出版各種刊物來鼓勵基督徒摒棄心理學,甚至指出心理學是魔鬼在末世的工作云云。另外,台灣一個有名的部落格「基督教小小羊園地」也撰文勸告基督徒不要採用心理學而要採用聖經輔導,有些家長因而攔阻孩子在大學修讀有關科目。
其後,他們反對的聲音也殺入香港基督教的時代論壇[2]。在2009年左右,張逸萍和林慈信在時代論壇以一連串的文章與香港的基督徒心理學者辯論「心理學是末世大迷惑?」他們主要以五點來攻擊心理學:1)心理學不是真科學;2)心理學與聖經對立;3)心理學不是上帝的普通啟示;4)心理學和新紀元運動有關;5)聖經足夠為人生指導。其後,香港基督徒學者余創豪和黃國棟也撰文回應,指出其斷章取義的資料和反駁一眾對心理學的無理指控,以及指出聖經沒有解答人生所有問題。後來張國棟也以他的一篇文章《讀聖經就足夠?》間接回應關於聖經與人生指導的問題[3]。總之,這場筆戰由辯論心理學這個議題,慢慢加進了神學的話題。惟港澳有關這方面的討論實在貧乏,仍有待更多有識之士探討心理學與神學之間的關係。
心理學與神學的四種關係
曾有學者提出,現時普遍理解心理學與神學的關係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類:抗衡模式、同等模式、並存模式、結合模式[4]。
抗衡模式(Against model)-這模式主張心理學是神學的敵人,立場與張逸萍和林慈信無異。在此模式下,教外人士認為信仰是不健全的信念,是人類逃避現實的產物;教內人士則認為精神疾病是由罪引起,否定一切心理治療的果效。
同等模式(Of model)-這模式認為心理學與神學是同一樣東西,而聖經的記載不過是人心理的描寫,信仰只是人類共有的經驗,藉以提供心靈上的慰藉。這個模式否定了信仰的神權成份,認為心理學與神學皆只是一種人文主義。
並存模式(Parallel model)-這模式認為心理學與神學是不同的範疇,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地位。他們可以彼此並存,也能有緊密的合作和關連,例如當事人需要信仰輔導時轉介給神學家,需要心理輔導時則轉介給心理學家。
結合模式(Integration model)-這模式嘗試結合聖經在心理輔導的應用中。支持這種模式的信徒會認為心理學裡也有一些與聖經不衝突的真理,而嘗試將其結合起來,例如有牧者主張結合聖經的觀念在認知治療的模式中,以達至改變當事人的非理性想法而又不違反信仰。
綜觀以上四種模式,抗衡模式和同等模式似乎是對待心理學的不同極端,至於並存模式和結合模式似乎是較中間的路線,也嘗試調和心理學與神學間彼此的衝突。筆者認為,並存模式是眾多模式中較為可取的,為何?第一,抗衡模式和同等模式基本上是走到了極端,要麼完全抹煞心理學,要麼同化了信仰;第二,結合模式所花的功夫很巨大,也會遇著不少矛盾和困難,或許仍待有關人士持續整合才能發展出一個較穩固的基礎而廣為應用;第三,教外人士不過是要求心理學與神學並存罷了,並沒有主張要與基督信仰結合。所以,並存模式不失為一種權宜之策,其主張是以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去解釋一件事情,例如焦慮症(A),可用不同的角度去豐富其理解-神學(B)、心理學(C)、生物學(D)、社會學(E)等等,即A=B+C+D+E。雖然對A的理解仍是片面,但最少較為完滿,所以是一種對事物最大限度求真的精神。
心理學與信仰的平衡點
說到這裡,筆者認為關於心理學與信仰的課題,必須有更多人進行討論和交流,慎防輕易地落入不同的極端中:要麼過份濫用心理學,要麼完全抹煞心理學。基督徒應從濫用與抹煞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
如何濫用?七十年代之前,在美國所謂的「心理病」的數量並沒有八十年代之後突然暴增,例如在九十年代初,在美國被診斷為過度活躍症(ADHD)的兒童突然增加了一倍。究竟這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患上心理病?還是越來越多分類去標籤出所謂不同的「病」?在過去,很多生活中的磨練,其實被視為生活中正常的部分。但隨著心理輔導的興起,越來越多磨練被視為不可接受而需要治療。這是否一種否定人生磨練的趨勢?我們會否抹煞了心理治療以外的一切可能性?當然,這不是作為我們輕視心理學的藉口,而是對推動心理治療的過程中的警剔,避免落入濫用心理學的極端中。
雖然如此,心理學確實有它的價值和作用,這是不能抹煞的。正如上文提及的《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著實為許多精神疾病劃出了較為客觀的參考界線。有人可能會質疑這些界線是否能正確反映事實。要知道界線是一種以證據為本的醫學方法,它能減少「有病當無病」和「無病當有病」的情況。例如,我們不能確實說掉多少條頭髮就算禿頭,但我們不會否認有禿頭這回事。同理精神疾病的界線雖然不是絕對,但它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參考價值,能減少求助者被誤診的機會。
一點信仰反思
最後,當我們持續討論心理學與信仰的關係時,筆者想作一點信仰反省。基督信仰固然是「分別為聖」的,但我們卻是活在「世俗」的世界中;也就是說,我們是身處於聖與俗之間。面對許多事情(包括心理學),我們很難簡單地劃分「絕對的神聖」和「絕對的世俗」-有人以為神聖的教會裡就沒有黑暗,但其實也可以很黑暗;有人以為世俗的世界裡沒有神聖,但有時非基督徒的表現比起基督徒卻更加「神聖」。到底問題在哪裡?或許真正重要的不是外表與口號,而是所擁有的內涵與選擇。我相信,無論是心理學或是基督信仰,皆可以成為「末世大迷惑」,視乎人們如何展現和使用。聖俗二分,從來都不是解決的好辦法;但上帝卻藉著祂的愛子道成肉身,進入世界在俗世中彰顯。那基督徒又該如何?
期望透過討論心理學與信仰的課題,能幫助我們更深思考基督信仰該如何在今世有智慧地實踐。

部份文章為網路上摘錄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馬上移除!感謝您。